地基承載力如何更合理的確定,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而又意義重大,地基基礎設計規范是行業共同遵守的標準,如果不合理則會影響較大。這里發表楊光華教授的觀點,值得同行探討和發展完善,使地基基礎設計更科學合理,實現高質量發展。
現代科技的發展應能促進巖土行業水平的進步。對于高邊坡安全性評價,傳統方法是極限平衡法進行整體穩定分析,楊光華教授建議采用現代數值分析方法,結合應力場和位移場分布進行高邊坡安全評價和加固處理,可能更全面和科學,值得同行們思考和探索。
《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》(JGJ79-2012)對剛性樁復合地基承載力驗收的強制性條文是:復合地基承載力的驗收檢驗應采用復合地基載荷試驗,對有粘結強度的復合地基增強體尚應進行單樁靜載荷試驗。在實際工程中,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:1. 復合地基靜載試驗合格,單樁試驗不合格,復合地基承載力真的不合格嗎?2. 復合地基和單樁試驗都合格,復合地基承載力就一定合格嗎?問題可能不是那么的簡單!聽聽楊光華教授的說法
土的本構模型是現代土力學的關鍵和核心,這方面的工作始于1963年發表的劍橋模型,已歷經近60年的研究,建立了眾多的模型,目前還在不斷的研究新模型。但真正能在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的模型卻很少!是什么原因影響了模型的應用?怎么樣的模型才有可能得到行業的應用?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??纯礂罟馊A教授是怎么說的。
現代土力學的核心是土的本構模型,但現有的理論與模型都較復雜,工程界有點望而生畏,從而影響了其在工程中的應用。楊光華教授提出的廣義位勢理論,可為土的本構模型的建立提供一個易于理解、方便應用和具有通用性的方法,由此可以根據工程需求,靈活方便地建立簡便實用的模型,提高工程應用。這是一個還未被充分挖掘應用價值的理論,值得同行們的關注。